市政府發布“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意見”,未來三年將培育10個世界品牌
啟動品牌“植樹育林”計劃,多級品牌建設梯隊科學“布陣”分層培育;建立“質量診斷醫院”,為企業量身定制創新幫扶方案,解決質量管理難題……
有報道從今年起,蘇州將開展三年行動,以數十項舉措練精兵、提品牌、促發展,全面升級具有蘇州特色的質量發展工作。
三年實現
中國質量獎零的突破
質量與品牌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近日,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質量品牌建設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未來三年,蘇州將緊扣“兩聚一高”目標,圍繞質量品牌發展,加快步伐建成全國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和先導區。
昨天,蘇州市質監局專題解讀了該《意見》。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建立較為完善的品牌培育、發展、保護機制,到2020年,全市將力爭實現中國質量獎零的突破(目前,蘇州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3家/次),12個江蘇省質量獎獲獎企業落戶蘇州,擁有600個省級以上名牌、1000個蘇州名牌等目標。同時,培育10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品牌、20個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同標準同質量的日用消費品品牌,并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江蘇省區域名牌15個,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管理水平卓越、質量水平一流的企業及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專精特新”行業及“單打冠軍”類中小型企業品牌。
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方面,蘇州將實施智能制造“十百千萬”工程,重點支持培育10家智能工廠,建設百家智能車間,千家企業智能裝備升級和萬臺機器人應用,以點帶面促進智能技術廣泛集成應用。
在發揮標準引領作用方面,力爭通過實施“標準化+”行動,推動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內外標準累計超過2500項,全市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和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超過98%。
與此同時,三年內,蘇州的檢驗檢測認證產業服務收入要力爭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率15%。
“植樹育林”行動 分層沖刺各級品牌
為了順利實現上述質量發展目標,蘇州專門制定了三年行動方案,由質監、工商、食藥監、發改委、農委、經信委等十多個部門聯手抓質量。
開展品牌“植樹育林”行動,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
蘇州將建立完善品牌培育庫,科學打造品牌建設梯隊,有目標、有重點、有計劃、分層次地精準指導培育。對于已具有較高國內知名度、具備相當生產規模和市場覆蓋面的企業,鼓勵其中具備國際化潛力的企業逐步建立國際化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爭創國際品牌。
對于在國內知名度一般、但在同行中有一定影響和市場占有率的企業,推動其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品種檔次,爭創國內品牌。
對于知名度不高、但市場前景廣闊、發展后勁比較強勁的企業,督促其加快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爭創地方性品牌。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專注細分市場,推出一批“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特”的產品品牌。
為了扎實推進分層培育,保證質量提升效果,蘇州將試行一系列新做法。比如,在這三年內,向“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免費發放“質量管理提升券”,為企業邀請國內外知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作為“智囊團”上門輔導;建立“質量診斷醫院”,為重點企業開展質量管理創新幫扶行動,幫助企業切實解決質量管理難題。同時,在全市推廣首席質量官制度,每年針對不少于300人次開展專項培訓。
在六大先進制造業重點培育高端品牌
對于不同類型的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分別確定了監管和幫扶的重點對象。
圍繞促進轉型升級、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蘇州將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等六大先進制造業為重點發展方向,培育高端制造品牌。
在日用消費品行業,將制定重點監管產品目錄,對關系到健康安全的產品實施精準監管。依托江蘇省缺陷產品管理技術中心蘇州分中心等平臺,嚴格落實缺陷產品強制召回等質量安全責任。同時,從質量管理水平卓越的企業中,培育發展一批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同標準、同質量的日用消費品品牌。
在傳統產業,堅持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并進,大力扶持絲綢、刺繡、雕刻、家具、傳統飲食等的品牌建設。
在強化服務品牌建設方面,蘇州將重點培育金融、現代物流、商業服務、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品牌,壯大健康、養老、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品牌,創建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服務業品牌。
質量大數據互聯 發揮信用“黑名單”作用
通過質量信息歸集,蘇州還將建設“互聯網+”質量大數據庫,與各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加強質量信用分類管理,完善質量信用“黑名單”等制度,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銀行信貸等領域加大質量信用使用力度,定期發布質量信用報告。
質量獎勵政策也將進一步完善,對市級以上質量獎和品牌企業,在質量管理、環境管理、技術基礎工作、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優先服務,在公共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在銀行貸款等方面優先考慮,在技術改造、科研立項、財政貼息等方面優先支持。
重慶炬野科技,創而出的“JOYA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根據一物一碼原則,打破傳統并利用云計算、物聯網技術、密碼技術等研發而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和查詢平臺。使消費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方式,準確了解農產品原產地、生產、檢測、物流、銷售等全過程信息。
該系統不但能實現農產品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追溯、責任追溯及安全追溯,更能讓區域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商標及品牌不被非法侵害,從而與消費者互動,實現二次銷售,可謂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