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假冒現象和經銷商竄貨現象仍然是大多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兩大致命問題。
一方面,雖然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很快,但法制建設并沒有完全跟上,一些行業管理和自律不嚴,導致假貨杜而不絕,一個好的產品出來很快就會有假的出現。
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都在不同地區實行不同定價策略。這除了產品本身的成本之外,定價還要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及居民收入狀況。由于同樣的產品在不同地區存在著差價,客觀上就為經銷商之間的“竄貨”提供了機會。用J.P摩根的話說:“你不能阻止人們在低價時購買物品,在高價時賣出物品”。在這跨地區的“竄貨”中,經銷商發了財,但生產企業的整個市場體系卻受到了損害。因此防止經銷商竄貨幾乎成了整個產品行業的又一重要課題。
那么,企業到底怎樣才能有效預防假冒和監控經銷商竄貨行為呢?
首先,在產品防偽方面,企業不要泥陷于傳統的思維當中,認為只要我不斷加大包裝技術的投入或更改防偽標識技術,制假者就來不及假冒。殊不知這樣反而弄得消費者也無所適從,倒給制假售假者制造了機會。相反,如果企業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那么防偽打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市場上某些產品之所以假冒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除了該產品品牌知名度較高、銷量好以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者沒有識假辯假能力。如果消費者能輕松識別產品真偽,那他還會明知是假貨而購買嗎?假貨還有市場嗎?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讓消費者輕松識別產品真偽變成為企業防偽工作的重點了!
其實,新型“密碼與網絡識別系統技術”(簡稱數碼防偽技術)就是這樣一種既讓消費者輕松識別產品真偽又讓制假者無法批量假冒的新型防偽技術。
“密碼與網絡識別系統技術”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基礎并運用了現代密碼學技術、通訊技術、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新型防偽綜合技術。其基本實現過程是:防偽系統采用高強度加密算法為每一件產品生成一組唯一的、隨機的防偽密碼,并通過數碼印刷等手段將防偽密碼標識于產品之上,消費者只需通過電話查詢系統(或互聯網或手機短信息)輸入防偽密碼即可準確鑒別該產品真偽。由于防偽密碼由計算機隨機生成,每一件產品一個,查詢后即被記錄作廢,整個系統形成閉環控制,因此可以杜絕產品被批量假冒。
具有效果突出、識別方便、安全性高、功能強大、信息回饋等特征:傳統防偽技術是單純采用特殊材料或特殊工藝增加造假難度,一旦技術擴散或材料失控之后,就很難保證其不被假冒,而“密碼與網絡識別系統技術”所使用的標識物在印刷上已經使用特殊手段,防偽密碼則是在此基礎之上的又一道更強的防偽措施,可以杜絕批量假冒;傳統防偽技術即使在標識物的生產上能夠做到難以假冒,但在識別時往往需要特殊的儀器或專有知識,這極大地限制了它的防偽功能,而“密碼與網絡識別系統技術”識別簡便準確,每一個人都能很輕易地掌握;傳統防偽技術對某一批產品采用的同樣的區別標志,單個產品之間沒有區別力,一旦仿制成功一件,其所有防偽技術就被攻破,而“密碼與網絡識別系統技術”的核心是對每一單件產品用計算機隨機加密生成一個唯一的防偽密碼,絕無重復,防偽是針對每一個個體的。同時,消費者查詢商品真偽時,中心數據庫隨時記錄查詢電話和時間,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初步發現假貨的地點,便于企業打假。
其次,在產品防竄貨方面,前提是必須與防偽標識結合使用。當防竄貨標識單獨使用時,經銷商破壞該標識之后竄貨,不會影響接貨經銷商的銷售,因此單獨使用效果較差;防竄貨防偽結合后使用,經銷商破壞該標識后竄貨,消費者發現無防偽標識,會認為是假冒產品,拒絕購買,因此竄貨經銷商不敢輕易破壞該標識。那么如何將防竄貨和防偽形成統一體,達到防偽與防竄貨一體化解決的目的呢?
目前我們新推出的“可變條碼加上數碼防偽套標系統技術”是一體化解決產品防偽和防竄貨的途徑。
該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實現路徑如下:
該系統是以“密碼與網絡識別系統技術”為基礎,同時通過數碼印刷技術生產出與防偽密碼相對應的個性化的防偽/物流條碼標識,分別貼在產品或其包裝上。企業利用我們專用防竄貨軟件并根據自身需要為條碼賦予相關信息,就可以達到區域管理的目的了。系統實現的主要方式是將產品的防偽標識與物流標識成套使用。具體方法為:將產品小包裝用的防偽標識的數字信息包含在大包裝用的物流條碼標識數字信息中,其對應關系在制作標簽時已經確定。企業只需給大包裝用的物流條碼標識賦予相關的管理信息,即企業的每個產品在出廠之前,都貼上一個數碼防偽條碼,這個條碼記錄了哪個經銷商在什么時候購買了這個產品,這個產品應當在哪個地區銷售。同時該信息同時賦予給每個小包裝的防偽標識中,市場稽查人員利用企業內部基礎數據庫并通過軟件提示輸入產品的條碼編號或防偽碼編號便可以準確查詢該產品的銷售區域,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竄貨問題。
以上方案我們僅從技術和市場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基本的解決方法,但要徹底解決產品防偽和防竄貨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決策層的要提高防偽和防竄貨決策意識,制定出相關防偽和防竄貨管理制度,并加以細化和落實。防偽和防竄貨從主觀上講,它是企業為了自身權益不受侵害而采取的一種特殊保護措施,從客觀上講它是作為產品的一種增值服務而面向廣大消費者,是消費者為了購買到真品并享受到真實服務的一種重要識別手段。因此企業在防偽和防竄貨決策中不能將其僅作為阻止假冒和竄貨而臨時采取的應急措施,而是作為企業的一種投資,而應以防偽防竄貨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企業內部管理。一方面,企業應充分利用有效防偽技術及其防偽功能,逐步奪回被假冒產品擠占的部分市場,降低假冒產品造成的損失,并利用防偽吸引公眾注意力并發揮公眾力量利用防偽技術參與打假;另一方面充分運用有效的防偽和防竄貨技術維護并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提高產品信譽,促進市場營銷。
總之,防偽和防竄貨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舉足輕重。企業應該以戰略的眼光和發展的思路去看待產品的防偽和防竄貨問題,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去選擇有效的防偽和防竄貨技術,并將產品防偽和防竄貨貫穿于產品生產、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將產品防偽和防竄貨作為企業維權、打假、增效的重要手段。
(炬野公司總經理王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