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貨這個在市場營銷學經典理論著作中難覓蹤影的名詞,卻始終牽動著企業營銷人員的神經。在市場上有句俗語“沒有竄貨的銷售是不紅火的銷售,大量竄貨的銷售是危險的銷售”,可見營銷人員對竄貨是又愛又恨,無法擺脫。
竄貨有兩種,一種是良性的自然竄貨,一種是惡性的人為竄貨。良性竄貨是對市場空白點的自然覆蓋,對渠道的一種有效補充;但是惡性竄貨對市場危害很大,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竄貨是指惡性竄貨。
由于惡性竄貨給原有的銷售網絡帶來十分嚴重的破壞,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很多廠家“談竄色變”,并且制定了許多嚴厲的政策來加以防范。
竄貨現象的表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
竄貨現象的表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
1、非主流經銷商主動出擊型。這類經銷商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取得廠家某一品牌產品的市場代理權,為了獲得不當利益,其利用地區差價,從異地經銷商手中購得產品,然后低于當地市價拋出。
2、主流經銷商和廠家業務員聯合作戰。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同一企業不同地區業務員之間以及不同經銷商之間為爭奪某一企業有限品牌資源而為之。
竄貨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
竄貨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
1、經銷商對產品品牌失去信心。竄貨誘發價格危機,導致通路利潤降低,經銷商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2、混亂的價格和充斥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會吞蝕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
3、竄貨現象導致價格混亂,產品在通路上形象受挫,渠道受阻,嚴重威脅著品牌無形資產和企業的正常經營。
傳統的幾種管理途徑:
傳統的幾種管理途徑:
1、運用技術手段,如從顏色、規格、包裝等方面區分不同銷售地區。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也是很多的,比如采用不同的顏色和規格,容易使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不統一,還會造成消費者對商品定位認識的混淆。
2、采用不同的區域標記,如“某某地區專賣”標識等等。采用這種方式的科技含量低,經銷商很容易做手腳來改動地區標記,從而使防竄貨手段失敗。
3、利用序列碼或代碼進行管理。這是現在很多企業常用的一種方式。企業先給每個區域經銷商編號,然后根據經銷商訂單,利用噴碼機、打碼機甚至激光刻碼機臨時將該經銷商的代碼標志在產品或其包裝上,今后市場人員根據代碼查驗經銷商是否竄貨。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也是很多的:
①是庫房管理難度加大,庫房必須將每個經銷商所訂的產品分類堆放,大大增加了庫房面積和庫房使用成本;
②生產工序增加。為了讓每一單件產品都具有區域識別代碼,車間無法將產品整體包裝完畢,只好生產成半成品,到經銷商下單后才能賦碼包裝完畢,從而增加了生產程序和人力成本;
③采用這種方式的科技含量低,經銷商很容易做手腳改動地區代碼,從而使防竄貨的手段失敗。
目前對策——利用條碼技術結合數碼防偽技術進行防竄貨!
該方法基本原理是以“數碼防偽”為基礎,同時通過數碼印刷技術生產出與防偽密碼相對應的個性化的防偽與物流條碼標識,分別貼在產品或其包裝上。其中產品大包裝箱用的條碼號與該大包裝箱內的沒個產品上用的防偽密碼一一對應,企業利用專用防竄貨軟件并根據自身需要為大包裝箱上的條碼賦予相關信息,就可達到區域管理的目的;緦嵤┎襟E為:
第一步、制作成套的并具有對應關系的箱標(有條碼)和盒標(防偽標識)。包裝工人嚴格按照成套標識的對應關系將箱標和盒標分別貼在箱包裝與盒包裝上。
第二步、產品出庫掃描登記。發貨員發貨時掃描產品條碼并利用炬野公司提供的防竄貨系統軟件進行產品發貨登記,如產品名稱、發貨數量、發貨時間、經銷單位等等。該系統還可以按照區域、時間、品種等分別統計發貨數量。
第三步、企業防竄貨稽查。市場稽查人員利用以上系統軟件提示輸入產品的條碼或防偽碼便可以準確反查該產品的相關發貨信息,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竄貨問題。
以上方案我們僅從技術和市場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基本的解決方法,但要徹底解決產品防偽和防竄貨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決策層的要提高防偽和防竄貨決策意識,制定出相關防偽和防竄貨管理制度,并加以細化和落實。
(炬野公司總經理 王鍵輝)